學校能源教育的重要性
知識無疑是最強大的公共財,受教育是傳遞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,個人受到教育的薰陶之後,不僅本身可以受益,更有助於整體社會的運作以及諸多政策的推行,致使他人同享利益或減少政策推行的困阻,這是教育所附帶提供的「外部效果(external effect)」,也是政府重視倚重教育的原因之一。學校教育比一般民眾的教育更具有深化與系統性的效果,以學校場域作為能源教育的推動基礎也更有其必要性。
一般而言,年紀越小,社會化程度越低的學童,接受善知識並內化而奉行的潛力也就越大;易言之,國中、小學教育的外部效果最大,隨著學校層級與年紀的增長,由於學生社會化程度與自我意識提高,透過學校教育而產生的直接影響會開始遞減。立基於此,經濟部能源局與教育部長期攜手合作推動學校能源教育,配合制式與非制式教育內涵並開發活潑創意的教學方法,經過30餘年的努力,累積了豐碩的成果,甚至吸引其他國家到訪取經。
作者以長年的觀察,簡單整理並忠實記錄教育現場不同角色獲得的成長及面臨的挑戰,期能化為能源教育再進化的基礎動力。
校園硬體設施
展開學校能源教育的初期,許多學校將其定位為「自然科學」的領域, 也有部分學校將其歸類於本質相近的「環境教育」範疇,所以很自然的借用或者沿用校園內既有的硬體設備及教具進行教學。然而在能源教育推動的長路上,為了更強化能源教育的主題性與特殊功能,能源局與教育部持續挹注經費,在全國各個重點學校增設教學所需的大型設施,如太陽能光電系統、太陽能熱水器系統、小型風力發電系統、節電控制示範系統等(如圖1所示),作為教學與展示之用。同時也委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開發各項中小型教具,搭配活潑有趣的教案,提供學校使用,透過實體展示與動手操作,讓學生有機會接近並體會能源產生的過程,有助於能源教育的推動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部分學校囿於維護保養的經費、人力或能力,無奈地任相關教具毀損或閒置,甚為可惜,若能有專職單位或人力提供相關協助,將更有助於硬體設備的維持與使用率的提升。
參與推動者
如前述,國中、小學教育的外部效果最大,除了能源教育之外,諸多的社會議題也都紛紛仰賴這個層次進行宣導,導致學校行政系統負荷頗重;在這項挑戰中,能源教育有本質上的優勢。能源局辦理的「輔導學校推動能源教育計畫」目前委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行,透過教育系統的支援,各項能源教育推廣活動得以優先且有效率的方式進行傳播,提高推行的成效。能源局每年辦理推動優良學校的表揚,給予這些辛苦的推動人員實質的鼓勵(如圖2所示)。然而,學校能源教育的推動,必須有更長期的行政規劃,例如配置專職的人力就近協助推動,以分攤相關的事務工作。
參考資料http://energymonthly.tier.org.tw/outdatecontent.asp?ReportIssue=201512&Page=38&keyword=%A4%D3%B6%A7%AF%E0%BC%F6%A4%F4%BE%B9
留言列表